海云捷迅助力湖北高校 共筑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实训新篇章

日期:2024-05-24

案例背景

湖北某工科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致力于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人工智能微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此,学院与海云捷迅深入沟通,共同建立了人工智能综合实训平台,旨在提供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实验管理、云计算、人工智能科研平台、边缘实验平台以及智能场景实训平台,同时整合了丰富的人工智能和FPGA实训案例课程资源。

该平台的建设不仅满足了新工科教学改革的需要,还提升了软硬件水平,助力工程教育认证,同时加强了师资培训、竞赛、培训认证和联合科研等方向的合作,从而增强了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综合实力。

痛点

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IT新技术的快速更新,师资队伍面临挑战,包括系统指导学生、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教学任务繁重、新技术开发和讲师培养周期长等问题。

教学实验环境

人工智能实验要求高计算、高性能,传统机房实验室和服务器资源已无法满足需求,亟需适应新模式下的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建设

新开专业缺乏标准体系参考,教师在编制实验课程方面缺乏积累,教学内容开发缓慢,需要大量真实数据和典型行业数据支持。

科研新挑战

数据激增导致科研人员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发生变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寻找研究成果的新视角成为重要课题。

 

方案

由海云捷迅打造的人工智能综合实训平台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设计思路,注重专业人才和特色人才的培养。该平台基于异构计算平台,利用虚拟化教学资源,整合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人工智能实战,逐步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实践水平。

此外,平台通过专业计算资源搭建的开放式科研平台,满足教师的科研需求,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效。

 

成效

目前,人工智能综合实训平台已经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提供了从软硬件产品到课程资源以及相关师资培训的全面支持。随着二期项目的启动,该系统将更好地支撑相关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创新实践及科研,学院也将在课程融合建设、联合科研开发等方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通过这一项目,湖北某工科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新信息